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查看手机网站
东莞市道滘肥妈零食店
搜索
孙先生: 13437104737
陈小姐:17328408483
产品品牌分类
  • ABB
    ABB变频器
    ACS  150系列
    ACS  310系列
    ACS  355系列
    ACS  380系列
    ACS  510系列
    ACS  530系列
    ACS 550系列
    ACS 580系列
    ACS 880系列
    ABB电机
    ABB低压电器
    ABB软启动器
  • 台达
  • 西门子
  • 三菱
  • 松下
  • 众辰
  • 威纶通
  • 昆仑通态
  • 欧姆龙
  • 施耐德
  • 其他

福建铁观音茶叶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39
发表时间:2019-04-28 11:36



福建铁观音茶叶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福建以茶为著名,其生产的安溪铁观音产量占据全国的五分之一以上。主要研究了福建省的茶叶出口贸易情况,首先介绍了福建铁观音茶叶的出口贸易现状,然后通过对现状的数量,提出了福建铁观音茶叶出口贸易主要存在的一些问题,目前面对的问题主要是贸易壁垒削弱福建铁观音茶叶竞争力、市场拓展不足、缺乏知名品牌和茶叶质量问题,针对这些具体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期望能够对福建铁观音茶叶的出口贸易起到有效改善。

关键词:福建;铁观音;出口;问题;对策

Abstract:Fujianisfamousforitstea,anditsproductionofAnxiTieguanyinTeaaccountsformorethan1/5ofthecountry'soutput.ThispapermainlystudiestheteaexporttradeinFujianProvince,firstlyintroducesthecurrentsituationofFujianTieguanyinteaexporttrade,andthenputsforwardsomemainproblemsexistinginFujianTieguanyinteaexporttradethroughthequantityofthepresentsituation.Atpresent,themainproblemsarethatthetradebarriersweakenthecompetitivenessofFujianTieguanyintea,themarketdevelopmentisnotenough,thefamousbrandsandteaqualityproblemsarelacking.Inviewofthesespecificproblems,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areputforward.WeexpecttobeabletoplayaneffectiveroleintheexporttradeofFujianTieguanyintea.Improvement.

Keywords:Fujian;Tieguanyin;Export;Problems;Countermeasures


目录

一、绪论2

(一)研究背景2

(二)研究意义2

)文献综述3

二、福建省铁观音茶出口现状4

(一)出口规模4

(二)出口市场结构5

(三)出口价格6

三、福建省铁观音茶叶出口存在的问题7

(一)贸易壁垒削弱福建铁观音茶叶竞争力7

(二)产品附加值低,缺乏知名品牌7

(三)市场拓展力不足8

茶叶质量有待提高8

四、扩大福建省铁观音茶叶出口的建议和对策9

(一)提高处理国际贸易壁垒的能力9

(二)培养铁观音茶叶品牌和龙头企业9

(三)积极开拓新兴市场10

)加强质量11

[参考文献]12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加入WTO,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茶叶出口拥有更广阔的国际市场。自2002年以来,福建铁观音茶叶出口始终成增长趋势,茶产业地位提升,国外消费者对茶叶的认识提高,从而促进了茶业的发展,提高了茶叶经济效益,推动了茶叶出口。

茶叶是福建的传统优势产业,是福建农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茶叶在福建经济社会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一方面,茶叶是衣食万户的产业,福建的茶产业涉及108个县,参与种茶、制茶、售茶的人口达到1300多万人,占到福建人口的四分之一;贯穿于第一、二、三产业,福建茶产业的发展关系到福建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茶叶又是福建出口创汇的大宗商品,有着其它作物和产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福建铁观音茶叶正面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福建茶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

尤其最近这些年,福建铁观音茶叶中的特有品种—铁观音茶发展势头迅猛,受港澳台市场的影响,国外铁观音茶热异常火爆,从而带动了铁观音茶的出口。在东南亚市场、欧洲市场和美洲市场,铁观音茶都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在世界茶叶贸易日趋激烈的竞争中,铁观音茶的出口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因此,面对福建铁观音茶叶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推动福建铁观音茶进一步扩大出口,提高出口创汇能力,提升铁观音茶克服出口存在问题,是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对铁观音茶的出口贸易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福建铁观音茶出口的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福建发展铁观音茶出口贸易的对策建议。

(二)研究意义

铁观音茶叶是福建的传统优势产业,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资源优势,一直以来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福建铁观音茶叶产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压力。在国外,绿色壁垒越来越高,对铁观音茶叶的质量要求增多,给福建省内企业带来不小的压力。由于总体上供大于求,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价格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为此,福建只有提高自身产品质量,积极应对绿色壁垒,努力提升铁观音茶叶出口的可持续发展。福建铁观音茶叶出口在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正面临着更为广泛、复杂、尖锐和激烈的竞争。因此,在新的国际贸易环境下,如何深入系统地研究福建铁观音茶叶出口贸易的发展问题,对改善铁观音茶叶贸易条件,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显得十分迫切而重要,以使福建铁观音茶叶出口贸易能够趋利避害、进一步走向平稳发展道路,对其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Bummer等(2002))统计了近年来我国茶叶出口贸易量,其指出我国的乌龙茶和绿茶出口具有明显竞争优势,而红茶出口则缺乏比较优势。但乌龙茶、绿茶目前在国际市场的市场面仍然较窄,其扩大出口,开拓市场仍存在着不小的难度。其在研究中同时发现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主要茶叶产国在看到绿茶消费增长后,与中国争夺绿茶市场,加快其本国绿茶发展,使国际绿茶市场竞争达到白热化。LalitMohanKathuria(2013)在分析印度和孟加拉共和国农业的出口竞争优势中,采用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并结合了产业增加指数,通过多指数的框架分析总结了印度的农业竞争优势。ZhaoChunming等(2012)在研究中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的研究中,运用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进行对中国农业出口状况的研究,总结分析出了中国在世界市场,以及美国市场的竞争优势,并对不同农业分别分析计算出各自的出口竞争优势。

2.国内研究现状

徐长兴在《加入WTO后我国茶叶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中分析了我国茶业目前现状,总结了我国茶业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制约因素,结合国际上新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形势的变化,探讨加入WTO后我国茶业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在WTO/TBT协议规则下我国茶业发展如何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提高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促进茶业贸易的发展。陈宗惫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入世对我国茶叶贸易带来的不利影响:宏观上对农业的冲击,洋茶大举进军国内市场,国外企业对国内企业的全方位竞争以及技术壁垒的障碍。福建农业大学的孙威江等人认为加入WTO后,国外市场机遇大于挑战,国内市场挑战大于机遇,并从控制农药残留和建立规范化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福建大学的黄志根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分析入世对我国茶叶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茶叶企业和行业应采取的对策。张海星、王岳飞、高彩云等人从绿色壁垒的含义、特点出发,分析我国茶叶贸易出口的现状及遭遇到的绿色壁垒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的办法和策略。高彩云在《面对绿色壁垒的我国茶叶出口贸易》中,详细分析了2002年我国对欧盟各成员国茶叶出口情况、1997---2002年我国茶叶出口状况,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茶叶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许月丽在《我国茶叶出口贸易条件之证实分析》中采用计量分析手段,根据净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等指标的变动趋势,结合出口总量中各茶类所占比重的变化,对出口茶的贸易条件做出综合评价。

二、福建省铁观音茶出口现状

(一)出口规模

福建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地域,在地理上存在的很大的优势,但由于国际贸易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给福建茶产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挑战。福建以茶为著名,其生产的铁观音茶叶产量占据全国的五分之一以上。福建的茶叶加工企业目前已有300多家,国家级企业为7家,从业人员300万以上。据统计,2017年生产的茶叶总产量高达258万吨,出口量更是达到了35.5万吨。出口金额为16.1亿美元,能够达到占比14%,同比增长8.4个百分点。而其中,福建铁观音茶叶2017年查了45.2万吨,毛茶产值达235亿元,出口量达到1.95万吨,出口金额为2.33亿美元,出口量占生产量的4.3%,相比2016年同期的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分别增长了2.2%和14.2%,为我国的出口贸易事业添上浓重一笔。

(二)出口市场结构

福建省茶叶出口情况一直很好,主要的产品种类包括:铁观音茶、乌龙茶、茉莉花茶、白茶、普洱茶等,其中出口量增长最快的是铁观音,在全省范围内位居首位。福建省茶叶出口量目前总体向好,不但数量增加,而且价格上涨,据福建检验检疫局了解,目前民营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量增加,国有企业有所下降。2017年数据显示,福建省茶叶的出口一直表现良好,并向优发展,出口最多的就是铁观音茶和花茶,其中铁观音茶和花茶出口量分别达到了4439.4吨和942.5吨,占全国同种茶叶出口量的52.47%和33.90%,较2012年同期分别增长1.21个百分点和8.21个百分点,销售情况十分客观。

(三)出口市场情况

福建茶叶的出口量一直占据我国的首位,并占据了中国出口量的最大市场,销售的国家包含50多个,销售面积覆盖全球,主要的出口国家为日本、欧美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销往日本的占据最多,高达65%。福建省出产的茶叶出口的市场根据茶叶种类分类,相对较为集中。铁观音茶的出口国主要是非洲、日本以及欧美各地,销量也一直向好,对于欧美和日本市场,除了向其销售常规的铁观音以外,还会销售一部分的特种茶叶,主要包括毛峰、白毛猴、雪芽等优质品种,但国内这一类茶叶的产量受限,因此销售的数量也是十分有限的。乌龙茶主要出口国为日本,其次为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国家,出口量最少的是属欧盟各国,但出口乌龙茶的数量近些年在各国之间都趋向平稳,处于稳定的状态。红茶的主要出口国为英国,最主要的出口茶叶分别为正山小种红茶和工夫红茶,但由于英国政府近些年来对福建出口的红茶实施了严格的农残标准,迫使福建红茶的出口价格和出口量都下跌,茶农的根本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失。白茶的主要销售国家(地区)则是德国和港澳一带,主要的品种包括白牡丹和白毫银针茶。

三、福建省铁观音茶叶出口存在的问题

(一)贸易壁垒削弱福建铁观音茶叶竞争力

福建铁观音茶叶主要销往日本和欧盟一带,但近些年来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在茶叶农药残留和卫生检测标准上持续提高,尤其是欧盟,在对茶叶的农药残留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检验调整,检测的方向和数量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这促使福建茶企慢慢处于被动的状态,导致出口范围和出口速度严重受损,直接导致我国福建铁观音茶叶的出口竞争力大大降低。近些年来,欧盟和日本等国家在绿色安全上更加重视,对于中国出口的茶叶的检验项目越越多,检验标准越来越高,甚至苛刻,然而福建铁观音茶叶的生产企业大多数都是小规模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品质不尽相同,无法得到一个统一的标准。而各国的消费者对此要求也大不相同。自2000年欧盟实行新的农残标准以后,大量涌现了一批一批新的标准,更是让中国福建的茶叶出口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出口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二)产品附加值低,缺乏知名品牌

福建知名铁观音茶叶众多,有凤山、立顿等铁观音这样的中国名茶,但是国际知名度却很少。福建铁观音茶叶出口企业品牌意识弱,福建铁观音茶叶出口多以原料为主,很难形成自己的品牌。虽然近几年,福建铁观音茶叶的品牌经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国外与著名品牌相比,在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上,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以福建省安溪茶厂有限公司生产的“凤山”牌铁观音为例,它被指定为钓鱼台国宾馆专用茶,但国外消费者往往只知道铁观音,了解这个品牌的很少,但知道“立顿”这个外国牌子的却很多。在包装上,如“铁观音”茶叶,再其包装上通常是在正中间印有铁观音三个大字,但是企业自己的品牌通常很小,很难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使得福建很多名茶不为世人所知。

(三)市场拓展力不足

信息缺失造成的生产和检测与国际的严重脱节是影响铁观音茶叶出口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现形的检测标准与出口国的具体要求相距甚远,往往检测的产品符合国内标准,但还远远达不到进口国的标准,导致产品出口受阻。检测设备的落后,造成许多检测因为没有相关设备而无法实现严格的质量控制,大量检测设备需依靠进口,给出口带来被动。

福建铁观音茶叶市场在出口地域上过于集中且产品的结构较为单一。对于国外而言,2017年为例,茶叶主要销往美国、日本、欧盟和东盟等地,占据9成以上的市场,其中主要以销往日本的量最大。这些年,乌龙茶销往日本平均1.8万吨/年,占全年销售的八成。如此可以看出,福建铁观音茶叶的出口对日本的依附度很高,这就受制于日本,受其影响较大,存在一定的风险。近些年,福建增加了高档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出口地也包含了东南亚等地,但依旧存在开拓市场不足的情况,易受到他国的影响。对于国内而言,主要以铁观音为主要销售产品,结构较为一。“一带一路”的发展为福建带来了很多的机遇,但在沿线国家销售的方向由乌龙茶转变为了红茶,所以在此出口方面福建依旧面临了很大的挑战

茶叶质量有待提高

随着绿色、安全理念的深入人心,在茶叶上面也是样如此,福建出口的茶叶在卫生质量上仍然有高,曾出口日本和欧盟的茶叶都被通报过不合格,主要是农药残留方面,这也使中国茶叶的出口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茶叶质量的检测上面应该更加的重视。中国茶叶在从种植到采摘再到加工运输等方面都很好,唯一的缺点就是在农药残留方面严重超标,造成我国茶叶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受到质疑。中国的有机茶叶大部分销售到了国内,相比之下,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地将有机茶五五分分销给国内和出口,这样就使得在有机茶产业是中国处于劣势状态,在此方面应该有所加强。

四、扩大福建省铁观音茶叶出口的建议和对策

(一)提高处理国际贸易壁垒的能力

1.政府方面建立和完善贸易壁垒预警体系

从国家层面来说,国家推行的“一带一路”政策以及汇集了民生,福建政府方面应当积极响应,各级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应当对茶产业进行扶持,更新设备、提高技术,鼓励各茶产业与前沿技术部门或者高校等相关科研工作单位协作,共同开发茶产业。同时政府建立完善国际化贸易预警体系,实时了解国际上有关于茶叶行业的动向以及相关的检测标准,建立网站,在网站上实时公布相关结果和信息,让广大茶商、茶企能够有途径了解,并及时响应对策战胜挑战。政府也应该出台关于污染物排放的相关政策,加大查处力度,保护环境不被破坏,保护中国茶文化和福建茶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大对茶叶方面的投资,通过组织公开课等方式发起对茶叶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的培训,使广大茶农、茶企业同志了解“有机茶”的重要性及相关的生产信息,分享国际上的检测标准,使大家自觉提高茶叶质量。

2.福建茶企积极应对

在面对茶叶方面的各项问题和挑战上,福建茶企应当积极主动应对问题,解决问题,首先应当提高自身生产水平,大力发展有机茶基地,生产前不用高浓度残留农药,生产中加大检测力度,生产后才能保证更好的与国际接轨,达到更高的水平。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国际信息,面对问题积极解决问题,采取响应的应对措施,合理合法进行谈判,了解各国的需求,根据各国的特殊要求提供响应的产品,更好的增加出口,提高出口量。当福建铁观音茶叶与别国贸易冲突时,也要大胆的利用WTO相关法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降低对自身的影响。

(二)培养铁观音茶叶品牌和龙头企业

1.加强茶叶品牌建设

品牌的建设就是一个产业的脸面,代表着企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福建铁观音茶叶可以将名茶与地理名称相结合的方式生产出具有福建特色的茶叶,成为此地茶叶的标志物。其次应当加强资金的投入,加入科研成果,创造高品质茶叶,加深品牌意识,这样才能在国际上有更好的发展,提高国际知名度,更好的销售到国际上。另外,福建茶产业仍以老产业为主,这一生产方式要有所改变,目前国际上更加重视绿色健康,应当从此入手,加强生产质量,加强宣传绿色健康为主,利用茶

本身质量加外在宣传达到一个更好的效果,促进茶文化和茶企业的发展,创造属于福建自己的茶品牌。

2.大力培育龙头企业

福建茶厂在地理位置上分布较为分散,不够集中,且中小企业较多,这在某方面已经严重制约了茶厂的发展,因此应该进行重整合,做成大企业,增强大企业文化,抱团出海。铜鼓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培养出“龙头企业”,与各分散的零散中小茶园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利用龙头企业的优厚底蕴和现金的技术资源,共同发展,最终形成规模经营,形成一体化的全面管理。

(三)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1.优化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就是指调整茶叶出口的主要市场结构,较少对出口的依赖,在保持现有的基础上挖掘其潜在的更大的力量。同时,茶叶的生产和销售不能过于单一,要开拓心的市场,生产和研发新的市场元素,加强产品创新,如在生产和出口乌龙茶和绿茶的同时兼顾花茶、红茶,品种类别上可以有果茶、降压茶,加大生产和销售出口有机茶等等。同时加强品牌效应,并对茶产品本省进行深加工,生产具有特色的新产品,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可度,提高在国家上茶文化的知名度,从而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中国茶文化在沿线国家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但一般以出口原料为主,附加含量较低,售后不够完善。应该从此处着手,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经营模式,针对各国的喜好,有针对性的种植和分销给各个国家,并慢慢拓展到茶的相关其他产品中,使其在调整中不断优化。福建茶企应该抓住机会,开拓国际市场,让茶文化在沿路上开花,在保持原有的基础上开拓出更广阔的市场

2.推广闽茶文化

充分利用好茶叶的扶持政策,以及“一带一路”的良好机遇,使浓厚的闽茶文化与优质的茶叶更好的展现在国际的大舞台上。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更应该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来宣传茶文化,使茶文化流传到欧洲等地,并在沿途建立经贸合作,推动茶文化的发展和宣传。每年举办海峡两岸的茶叶国际博览会,更是要积极参加并推广闽茶文化,展现丰厚的文化底蕴,结合实际情况,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选环境优、规模大、底蕴好的茶庄园作为试点,吸引国内外游客参观,从而宣传茶文化。

)加强质量

1.提高质量意识

提高茶叶质量是茶叶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政府在此方面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可以结合互联网等现代的手段进行分享相关信息、挑战和应对措施。在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协调帮助下,带动农户也明确质量的重要,并实现生产绿色有机茶,茶叶企业也同样要降低农残标准,生产无公害茶,实现绿色包装。鼓励各相关企业积极争取ISO14000国际标准认证,并将此作为标准和宣传的内容,充分利用WTO规则,争取和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同时发展我国的茶文化,做到更好更大的宣传。

2.建设生态茶园

在建设生态茶园方面应该尤为重视,可以通过加强对茶园病虫害的放空,用有机肥代替化肥,加强茶叶清洁等方式对茶叶进行一个绿色处理。对涉茶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现场的指导,使操作上更加的规范,在生产管理模式上做到有记录可查,质量有监管可查,让消费者真正做到放心喝茶,放心健康。利用科技的发展与现代的先进设备成果手段,加大对茶叶的病虫防治工作,科学化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抓好各类人员的培训工作,控制好农药残留量,提高茶叶的品质质量,时刻了解国际动向并做到及时的分享给各茶商、茶农,严格把控把关,生产标准规格更高的茶叶,建设更好更绿色的生态茶园。

[参考文献]

[1] 阮吟晖.互联网金融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分析[J].福建铁观音茶叶,2018(4):34.

[2] 艾红梅.茶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相互关系研究[J].福建铁观音茶叶,2017(3):64-65.

[3] 赵菁雅,朱克西.中国茶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5(1):40-41.

[4] 王平春,林洁.茶产品文化内涵的挖掘与营销推广策略研究[J].福建铁观音茶叶,2016(4):59-60.

[5] 李晋瑜.安溪茶业的发展思路简析[J].福建农业科技,2005(6):81.

[6] 管曦,杨江帆.技术创新与提升福建铁观音茶叶竞争力[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3):31-34.

[7] 范太胜.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福州:福州大学,2004.

[8] 李顺鹏.安溪铁观音质量安全保证的可行途径[M].厦门:鹭江出版社.

[9] 杨江帆,管曦.茶叶经济管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10] 廖皆明.试解安溪兴茶新理念的科学内涵[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6.

[11] 李宗垣,凌文斌.安溪铁观音制作与品评[M].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6.


分享到:
服务保障

保证发表
保修保改
查重降重
支付方式

微信
支付宝


商家服务

省级期刊
国家级期刊
定制类
服务免费送

免费咨询
免费文章
免费开题
免费综述

169508332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